世界奢侈品協會分析認為,中國人是否購買奢侈品并非取決于他們的收入和年齡,而是消費心理,中國奢侈品消費者在未來的3-5年內,一定是在25 到30歲之間這些群族。這些年輕的消費者將為中國奢侈品市場的發展帶來巨大潛力。與之前2009年,2008年,2007年的人群趨勢相比,差異如下:
2007年,城市奢侈品主流消費群在35-45歲之間。
2008年,城市奢侈品主流消費群在32-45歲之間,平均年趨向年輕3歲。
2009年,城市奢侈品主流消費群在29-45歲之間,平均年趨向年輕3歲。
2010年,城市奢侈品主流消費群在25-45歲之間,平均年趨向年輕4歲。
2011年,城市奢侈品主流消費群在22-45歲之間,平均年趨向年輕3歲。
世界奢侈品協會珠寶行業理事及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秘書長分別針對中國珠寶行業的發展與現狀作了主題報告,2010年國內珠寶玉石首飾總銷 售額達700億人民幣,出口達28億多美元。首飾用黃金達230噸,居世界第四位;鉑金飾品銷售總件數突破100萬件,用鉑達150萬盎司,占全球鉑金飾 品年銷售額的52%。鉆石年銷售額已超過11億美元,中國已成為世界公認的潛力最大的鉆石消費市場和世界第二大鉆石加工國,此外,中國是珍珠養殖的大國, 年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此外,中國的和田玉具有幾千年的文明歷史,巧奪天工的雕刻玉石藝術品被稱為中國本土的珠寶奢侈品,深受人們的喜愛。巨大 的消費市場為世界珠寶業所矚目,同時也使中國的珠寶加工業迅速發展,據統計,我國珠寶首飾行業的從業人員目前已達300萬人,加工技術不斷提高,中國勞動 力成本低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又一特色。近年來,中國首飾加工業接收的國外訂單逐年增加,據預測中國在2012年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首飾加工制造的中心。
根據世界奢侈品協會的調查,雖然中國珠寶的市場巨大,但是很遺憾全球的玉石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中國和亞洲國家,如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東南 亞,在日本、韓國也有不少。但在西方、在歐美,玉石的消費僅僅占歐洲珠寶市場的3%,如此小的市場份額使中國白玉很難全球化的發展,因此導致國際一線的珠 寶大牌如卡地亞(CARTIER)、寶格麗(BVLGARI)等大多都不在產品上使用中國白玉作為原材料,中國白玉的價值目前也只能在亞洲地區顯現,分析 以上原因,世界奢侈品協會認為應該改從建立中國白玉在國際上的標準開始。
本次報告發布會,World Luxury Association Global Reported Summit簡稱世界奢侈品官方報告峰會,是由世界奢侈品協會發起,并聯手各國使館與貿促會每年度召開的官方奢侈品報告會,世界奢侈品協會作為全球奢侈品 產業的權威機構,每年收錄來自世界各國的奢侈品企業與消費市場的數據反饋,經過有效過濾與整理,形成全球化市場報告,與各國政府及媒體分享的行業數據,是 目前最完善的奢侈品行業年度報告,本次峰會是由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瑞士、比利時、西班牙、阿聯酋、俄羅斯、日本、中國等多國政府派出使館及貿易部 門出席參議的一個官方報告會,本次峰會將把中國奢侈品市場首次形成全球化數據標準,同時也受到了政府部門的參與和關注,世界奢侈品協會目前已經將年度報告 藍皮書遞交給了中國商務部、財政部、中國海關等有關司局,這將對促進中國奢侈品產業國際化,共享全球奢侈品行業市場動態,同時對合理降低國際貿易順差、逐 步解決國內外奢侈品價格差異化,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
小編小結:
中國奢侈品購買欲望的增加并不不一定說明中國有購買奢侈品的實力和基礎,不排除是現在“地球村”便利的信息溝通提升了中國人購買奢侈品的渴望,因為大眾傳媒具有刺激人們欲望的效果。而且,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中國,某一部分人掌握了資源而先富裕起來,相對于貧富差距的擴大,奢侈品消費的巨大潛力并不值得我們歡欣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