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孫嘉夏發自紹興
市場對“最牛女散戶”蔣菲的關注,把神秘富豪虞阿五推到了公眾視線中。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親赴蔣菲的家鄉浙江紹興,試圖揭開虞阿五的神秘面紗。
日月集團總部的四層白色小樓矗立在路邊,這里駐扎著全球最大的鉑金首飾生產商和零售商。
22年前,公司創始人虞阿五開始為“老鳳祥”貼牌加工,22年后,在國內市場上,每售出5件鉑金首飾,就有兩件來自虞阿五的“明牌”。
貼牌“老鳳祥”起家
虞阿五出生于1941年,雖然頭發早已花白,但精神仍矍鑠,口齒清晰、思維敏捷。虞阿五早年曾在所在村里擔任過會計,之后“下海”闖蕩,在紹興縣福全鎮經營著紅星制瓦廠、福全食品廠和紹興搪瓷廠,擔任三家廠的廠長。
1987年,不甘于“小打小鬧”的虞阿五從自己親戚處得知,上海遠東金銀飾品廠(下稱上海遠東)正在為與北京有色金屬工藝學院共同研制的亞金首飾生產技術尋找合作伙伴,他立即趕到上海。雙方決定在紹興設立“上海遠東金銀飾品廠紹興分廠”,虞阿五出資200萬元,占股50%并任廠長,上海遠東則以技術和機器入股,雙方商定紹興分廠的產品可以打上上海遠東“老鳳祥”的品牌標記,但虞阿五每年要向上海遠東繳納超過百萬元的商標使用費。
貼牌生產為虞阿五帶來了第一桶金。1990年,虞阿五隨即瞄準了黃金經營,“上上下下跑了50多趟北京”,才說服中國人民銀行到紹興當地實地考察,最終拿到了黃金經營許可證。當時,黃金市場的銷路極好,隨后,虞阿五的紹興分廠更名為“浙江老鳳祥首飾廠”。1993年,浙江老鳳祥在上海被設定了最高銷售限額,超出的部分將交由上海老鳳祥代銷。虞阿五此時已不能滿足貼牌生產了。
創立自有品牌
1993年,虞阿五之子虞兔良前往日本考察,發現不少人都佩戴鉑金,認為鉑金市場潛力巨大的虞兔良,回國后即向董事會提出,上馬鉑金項目,但提議卻被董事會否決,否決的理由聽起來不無道理,“公司的黃金產品已占據行業領先地位,而且又缺乏生產鉑金的技術,鉑金飾品在國內的前景也并不明朗,沒有必要去冒險。”
年輕的虞兔良立下了軍令狀:“萬一項目失敗,所有參與者將兩年不拿工資為公司義務打工。”這才讓董事會勉強首肯鉑金項目。1994年,鉑金項目投產,1995年,虞阿五與上海老鳳祥正式分手,成立了日月集團,并創立了自有鉑金品牌“明牌”。
在國內“第一個吃螃蟹”的日月集團很快嘗到了甜頭,銷售額開始猛增,到1997年時,銷售額已達11.8億元。2001年,虞阿五花1億元,在上海南京東路建起了“明牌銀樓”。
多元化擴張
不滿足于首飾行業低利潤的日月集團開始擴張。虞兔良首先瞄準的,是首飾行業上游的貴金屬和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目前,日月集團已在黑龍江、河北等地擁有多個黃金礦權,保有儲量約50噸。集團還涉足房產、投資、電子等領域。“企業做到了一定程度,都會考慮多元化投資的問題,我們目標很明確,就是什么賺錢做什么。”虞兔良說。從蔣菲背后的重陽系投資公司,或許能看出虞氏父子在資本市場的一些操作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