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是聯絡感情,廣交朋友,增進友誼的一種方式,但是送禮時的熱情要適度,有時過分熱情反倒適得其反。
■送禮時要因人而異,投其所好。送禮要做有心人。
■禮物無論大小,最重要的是表達自己的心意,同時也可以表達出一個人的品位。
美國:美國人豪爽,不拘小節,給他們送禮,可以不必太拘泥于細節。美國人之間送禮,也是五花八門,大到土地、房產,小到飾物、票券等。給美國朋友挑送禮品,主要集中在重大節日或受邀時。
圣誕節主要有賀禮,各種材質、造型的圣誕老人、圣誕樹等,充滿節日氣息。當然,圣誕節您也可以送鮮花,但要在花束夾帶一張卡片或名片,寫清贈送人姓名,并附一兩句祝福的話。如Ame- ny christmas!或Happychristmas!(祝圣誕快樂)!其它時候送禮,可以簡單一些,一本書、一個小工藝品均可!
法國:在選擇、贈送禮品上,法國人的高雅、文明、別具一格等特性得到了體現。贈送笨重、鋪張的禮物被看作是不善交際的。在圣誕節和新年之際,長輩們都要給孩子們贈送禮物。親朋們也總要聚會,客人多持蘭花、杜鵑等花束或食品等,而主人也都為來賓每人準備了一份小禮物。浪漫的法國人當然不會忘記圣瓦倫丁節——情人節,在這一天,情侶們互贈鮮花,孩子們則給母親送花。現在法國青年鐘情于印有名星或大學校名的T恤衫,穿著它招搖過市,成為今天的時尚。作為法國人,他們注重飲食,也注意食品的質量,所以贈送食品的話,切忌質量低劣。
英國:英國人向來以克制、禮貌、尊重傳統著稱,這點也體現在送禮方面。英國人在孩子出生或洗禮時,會收到周圍人送來的禮物,大多是銀杯、銀碟等具有永恒價值的禮品。在圣誕節這天,上自皇室下至百姓都要贈送禮品,都是與宗教或節日相關之物。
德國:圣誕節前夜,孩子們都靜靜地盼望著圣誕老人的到來,他們可以得到水果和糖果。復活節是法國的法定節日。大人們把裝在籃子里的小兔子和巧克力彩蛋作為禮物送給孩子們。
日本:日本人處處注意禮節,送禮中的方方面面也都融入了自尊與尊重。初次見面,交換名片是日本人最基本禮節,疏忽了這點是不可原諒的。日本人看重禮品的來源和品牌。從商店里買來的名牌產品,他們總是另眼相待的。食品禮物也是他們歡迎的。瑞士巧克力、丹麥火腿,美州山核桃、西雅圖的熏馬哈魚都是贈送的上品。日本人酷愛音樂與書籍,因此還可以贈送一些音樂磁帶和圖書。禮品的包裝對于日本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包裝得如何會被視為你對他的尊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