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百達翡麗博物館內的琺瑯表展示區域
在當時,這些極為小巧而精細的精美物件通過英國商人帶入中國,并贏得了中國客人的喜愛。由于這些作品都是成對兒制造,因此根據道家的陰陽學說,它們的裝飾在最小的細節上都體現出了對稱及呼應。然而這些物品的裝飾畫卻基本是歐洲式的主題或是一些風景、花卉。這些裝飾自然而然地喚醒了中國客人的迷戀和好奇,而這也恰巧證明了這些鐘表出口到中國的巨大成功,這種成功持續了近兩代人的時間。
2010年5月,位于日內瓦的百達翡麗鐘表博物館舉辦了名為“魅影成雙”中國對表展,這次展覽歷經近10年的整理收藏,所展出的對表或完全相同,或鏡像對稱。圖為當時的百達翡麗主席菲力•斯登與兒子泰瑞•斯登共賞古董琺瑯對表。
如果你是一個喜愛鐘表但又對琺瑯表不夠了解的人,那么除了一些基本知識外,非常重要的是通過大量觀察來鍛煉眼睛和視覺的記憶。要做到這一點,可以通過研究書或目錄冊里作品的圖片或參觀展覽會、博物館里的展品達到。還有,參加拍賣行舉辦的“公眾參觀”活動也很有用。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評判好與壞的標準,諸如品質、完成情況、風格及保存狀況等。再有,在觀察的同時寫一些記錄,以便于日后遇到類似作品時以供參考。(撰文/Hans Boeckh(百達翡麗博物館前任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