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士得香港總裁高逸龍
ARTINFO就這場拍賣對佳士得香港總裁高逸龍(Fran?ois Curiel )先生進(jìn)行了專訪,探討拍品來源的重要性,較低估價的好處,以及2011“最后的輝煌”將如何對2012及以后產(chǎn)生影響。
ARTINFO:我們先來談?wù)勔聋惿?middot;泰勒的拍賣會吧。你曾說這場拍賣會的成績證明了珠寶來源的重要意義。此前,拍品來源在珠寶拍賣領(lǐng)域并不像在視覺藝術(shù)作品的拍賣領(lǐng)域那樣受到重視。你覺得泰勒的拍賣會是否會使今后的珠寶拍賣更重視拍品來源,或是這場拍賣只是一個例外?
高逸龍:這種情況其實一直存在。“系出名門”的珠寶總是好賣——你或許還記得我們在三或四年前進(jìn)行的艾倫·芭金(Ellen Barkin)珠寶拍賣,傭金甚至高于珠寶的實際價值。而伊麗莎白·泰勒確實是個鮮明的例子。其傭金高于許多其他藏品的專場拍賣。如果看看20世紀(jì)70年代我剛剛工作那時的拍賣圖錄,當(dāng)一件珠寶來自一位私人客戶時,我們會在圖錄中注明它來自“一位女士的財產(chǎn)”或“一位名媛的財產(chǎn)”。這便給潛在買家們一個信息,即這件珠寶有一個很高貴的出處。所以(來源的重要性)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沒有到在伊麗莎白·泰勒專場拍賣會上的程度。
ARTINFO:珠寶的來源是否能令其更好賣?
高逸龍:是的。無論在哪里的展覽,只要其中有珠寶,都會引來許多人。珠寶吸引著多情的人們。但如果那不是來自伊麗莎白·泰勒的珠寶收藏,我們的展覽當(dāng)然不會售出25000張門票之多——每張30美元,也不會有來自全球的39000人前來觀展。是她的名字引來滾滾人潮。
ARTINFO:據(jù)傳寶格麗(BVLGARI)在拍場上買回許多自家的經(jīng)典珠寶。珠寶行收藏自家產(chǎn)品是常態(tài)嗎?
高逸龍:寶格麗的情況我不好評價,因為他們沒有發(fā)布任何新聞稿或公告,但我記得幾年前做過的一些拍賣會,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曾高調(diào)購買自家的“無痕裝配(invisible setting)”珠寶,那是一項極其珍罕的工藝,由梵克雅寶創(chuàng)始于20世紀(jì)60年代。卡地亞(Cartier)常在拍賣場上買回自家的經(jīng)典珠寶。其中一些極其珍罕的珠寶最后花落卡地亞博物館。
伊麗莎白·泰勒收藏的珠寶創(chuàng)造了拍賣紀(jì)錄
ARTINFO:珠寶拍賣會(不單指那些在名流之名下的珠寶拍賣會)在過去的幾年中增勢極為迅猛。是否可以說寶石像藝術(shù)一樣,正作為一種替代性投資變得越來越流行?或是其中另有玄機(jī)?
高逸龍:這是一路普遍趨勢,目前,藝術(shù)品和珠寶吸引了許多買家。這已不是秘密。當(dāng)前的經(jīng)濟(jì)市場并不那么活躍。如果你將錢存入銀行,每年他們會付你1%的利息。而藝術(shù)市場在過去的5年中成績極為突出——不僅是珠寶,印象派及現(xiàn)代、戰(zhàn)后及當(dāng)代藝術(shù)都非常出彩——這同樣給了新的買家們進(jìn)入市場的勇氣。我覺得,主要是對貨幣體系的信心缺乏,將人們推向藝術(shù)和珠寶。
有大量有關(guān)珠寶市場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耐人尋味。伊麗莎白·泰勒的鉆石是理查德·伯頓(Richard Burton)花30萬美元買給她的。計入通貨膨脹的影響,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195萬美元。而我們的成交價是880萬美元。這樣的例子有好多,我們可以看到各大拍賣行對拍品的宣傳推廣。我想,這給了新興藏家許多信心,這些事在10年前或許還是個被小心保守的秘密,只在一小群有癖者中流傳。
我還想說的是,伊麗莎白·泰勒藏品拍賣的成功,不僅由于拍品具有極高的品質(zhì),也在于估價非常保守。880萬美元成交的戒指,估價只有200萬至300萬美元。人人都知道那會賣得更高,所以我問:“你們干嘛把估價定得這么低?”因為這筆資產(chǎn)——說來話長了。但最終,保守的估價常常令拍賣大獲成功。如果那顆Peregrina珍珠的估價是800萬至1200萬美元的話,我不敢肯定成交價是否能到1180萬美元這么高。但如果我們的估價是400萬至500萬美元,或300萬至500萬美元的話,或許就能拍到非常高的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