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翡翠市場是否已經產生泡沫?
過去幾個月,筆者因為工作關系去了不同地方,包括云南、廣東的四會、廣州及馬來西亞,大家關心的都是關于翡翠的價格問題。 之前筆者經常被問到的問題為“翡翠的價格是否會持續攀升?”,從去年到現在(2011年5月),翡翠的價格確實不斷在長,不但是上漲,而且漲價的幅度很大,有時更是成倍的漲,價錢牌每一兩個月就要翻新,要不然賣出的貨都會虧本。現在的情況是,很多的行家都說看不透,對前景抱觀望的態度,因為不知道現在的價格是到頂了還是會再上一層樓 ,因為近來翡翠因上游原料行情大漲而引起成品市場的“蝴蝶效應”,從緬甸原料拍賣傳來的消息觸動了業者的神經,在聽聞原料被高價拍出后,一些“精明”的行家為免賣貴貨,積極的去廣州等地掃貨,批發市場的貨源吃緊,令價格上升。這情況令到一些小規模經營的商戶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困局,再去進貨的行家發現進貨價因缺貨版抬高了,要不買不到貨,要不就要用比上次進貨價更高的價錢買入,才發現手上的資金愈來愈吃緊了,發現經營翡翠的門坎愈來愈高,從前幾十萬可以開始經營的情況一去不返,現在一間經營中檔翡翠商鋪動輒都要有幾百萬的資金。筆者的一個學生多年前以幾十萬起家開始經營手鐲買賣,幾年間已累積了幾百萬的貨,但現在經營下投入的資金要更多,幸好他多年前已投入,如果現在才開始那入場費則高多了。在此情況下,很多人,不單是消費者,甚至是行家,心里開始有疑問:“翡翠的價錢是否有泡沫了?”
二、價格瘋漲的原因何在?
筆者在這個問題上,和很多業者討論過,當中各有不同的意見,在此,筆者先分析一下現在翡翠業者要面對的問題:
1) 原料被追捧:在前幾篇文章我們了解到近年緬甸原料拍賣場因為交投熾熱,很多原料以“天價”被拍賣出,產生了翡翠原料瘋漲的現象。(因前幾篇已詳細寫及,在此不再累贅,讀者可翻看參考)。原料上漲直接影響到開料到制作成成品一環的市場價錢。
2) 好貨難求:因為價錢一直在漲,產生了一個現象是很多行家把手上的精品價錢提高或甚至于封盤,因為賣了日后也買不到相同質量的,倒不如收起來等價錢升上去再看。所以很多行家都謀定而后動,非很好的價錢不出手,甚至索性收起不賣,漸漸市場上好貨愈小,形成供應小的現象,在揭陽等上逾月而未能買到好貨的人比比皆是,形成大家都在找好貨的現象。而買的人,尤其是行家,發現了好貨少,更大膽投入收購作為投資用。在高價貨價值上升同時,中價貨也被納入為價值上升的對象,如前文所敘述,在貨源一時吃緊下中價貨被追捧而上升,形成整體翡翠市場價錢上漲的現象。
3)貨價持續上升:前述的貨價上漲的現象引致了下一個現象為進貨成本上漲,此事情況對一些以低利潤經營的行家沖擊最大,利潤空間太低,面對持續攀升的進貨價令這些行家叫苦連天,賺取到的利潤再投入買貨如投入汪洋而未能填補貨物,令庫存開始出現斷層。舉例來說:廣東四會是翡翠一大批發市場,貨價傳統上比廣州為低,有空間,所以很多行家喜歡去當地入貨。但筆者前段子去了當地一趟,雖然是匆匆而過,卻感受到百貨騰貴,一些批發手鐲的商家稱生意好到做不完,當中以萬元左右批發價的手鐲最受歡迎,單北京一個客人就買了幾百萬,而剩下的只有幾萬到幾十萬一支的手鐲,而且種水成色只是一般而已。而天光墟的價錢亦有上升,開始出現一些開高價的商戶,有時可能比廣州還高,令人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