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異化經營
撇去股改瑕疵,明牌珠寶的主業經營能力堪稱強勢。
目前,境內珠寶首飾市場已逐步形成了境內品牌、香港品牌、國外品牌珠寶企業三足鼎立的競爭局面。
其中高端市場主要被卡地亞、蒂芬尼等外資占領。從中高檔市場來看,香港和境內幾個大的珠寶品牌集中于此。其中,明牌珠寶、老鳳祥、潮宏基、豫園商城、周大福、周生生、謝瑞麟等境內知名品牌定位于中高端市場,在該階段市場上占據很大的優勢。
“中高端珠寶首飾市場占了整個珠寶首飾市場較大比例,境內珠寶首飾企業如果想建立自己品牌和影響力都希望能獲取這一目標市場的份額,因此該階段市場競爭較為激烈。”湘財證券分析師劉飛燁認為。
面對激烈競爭的市場,境內珠寶首飾企業選擇劃區而治。境內較有實力的幾個珠寶首飾品牌市場均分布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如明牌珠寶在浙江,老鳳祥在上海,潮宏基在廣東。
除此之外,就主打黃金、鉑金珠寶首飾的老鳳祥,明牌珠寶亦選擇避其鋒芒,著力于鑲嵌首飾業務:根據公司的產能規劃,目前公司的產能分布為黃金10噸、鉑金3噸、鑲嵌12萬件;而在新增固定資產后,公司的年產能將調整為黃金8.5噸、鉑金2.2噸、鑲嵌飾品20萬件。營銷渠道方面,老鳳祥采用的是通過“自營銀樓—加盟銀樓—總經銷—經銷商”等多重渠道,建立其全國性營銷網絡。而據明牌珠寶營銷總監高從斌介紹,公司亦在從渠道、生產型企業向品牌、零售型企業轉變:“珠寶行業最大的盈利環節在終端,誰控制終端,就意味著控制了市場。我們創新品牌的目的,就是要進一步拓展零售市場。”
賬面顯示,2010年明牌珠寶的凈利潤高達2.1億元,同比增長45.51%。而老鳳祥該年凈利潤則為2.9億元,同比增長68.87%.“在房地產投資受限和通貨膨脹的雙重作用下,旺盛的黃金需求將使兩家公司在未來繼續大幅增長,股市的雙龍戲‘珠’好戲值得期待。” 劉飛燁說。
“家族股神”浮出水面
相較于老牌上市公司、大股東為上海浦東區國資委的老鳳祥,明牌珠寶的第一大股東虞氏父子雖為農民出身,但在資本市場卻是一把好手:
2009年11月招商證券(600999)上市,虞氏父子控制的日月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536.99萬股。以招商證券3月中旬20元/股的價格計算,單此資產即超過10億元。此前的2007年1月26日,貴糖集團以每股3.5元的價格,向上海重陽資產管理公司轉讓其持有的貴糖股份(000833)2420萬股。上海重陽資產,即由虞氏父子控制的日月控股與裘國根夫婦共同投資設立。另據日月控股公司網站介紹,虞氏父子對“海通證券、太平洋保險股份、北京菜市口百貨、國家4A級風景區柯巖等均持有股份。”
虞氏父子在資本市場的操盤能力由此可見一斑。
此番明牌珠寶過會,則是這個“家族股神”第一次摘下面具,浮出水面。根據公司2010年年報透露的當年21677.46萬元的凈利潤和1.2元的每股收益,參考同為珠寶行業的上市公司潮宏基(002345)79倍的發行市盈率,預計明牌珠寶發行價或將高達94.8元/股。這意味著整個虞氏家族的身家一夜間將超過157.4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