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南非,約翰內斯堡。
一場不同階級之間的利益沖突正在上演。代表15萬金礦工人利益的南非全國礦工協會(National Union of Mineworkers, NUM)正與代表南非多數黃金生產商利益的南非礦業商會(Chamber of Mines)談判,希望資方能大幅提高工人的薪資水平,助工人避免國內通貨膨脹帶來的失業影響,以體現金價上漲帶來的收益。
目前,南非物價指數年增長率已高達8.6%。
這是處于全球黃金產業鏈最上游的一環,而導致這場沖突的根本原因,則是近期全球避險資金瘋狂涌入黃金市場。
“世界經濟不確定性的狀況之下,黃金將是重要的保值工具。”世界黃金委員會(World Gold Council)在最新研究報告《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開宗明義。
由于美聯儲日前的“量化寬松”政策導致全球美元供應量劇增,美元購買力大幅度貶值。同時,美元也給其他貨幣帶來降息和升值壓力,導致其他貨幣不得不競爭性貶值。在美元帶頭之下,各貨幣間的競爭性貶值將導致世界性超級通貨膨脹,以黃金為代表的貴金屬因此迎來明確的牛市。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認為,美國政府的信貸寬松政策帶來了巨大的通脹風險,“通膨擔憂可能在長期內給金價帶來支撐”。
《黃金需求趨勢報告》指出,2008年以美元計價的黃金需求達到1020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9%;08年全年世界平均金價大幅攀升,比上年增長25%,達到872美元/盎司。
危機之下買進黃金
申銀萬國證券分析師葉培培認為,除了明面上的黃金ETF外,全球機構投資者、各國央行以及各大出口國為分散美元資產風險,均在增加對黃金的投資,這是目前金價大幅攀升的原因。
“那些以美元為主要外匯儲備的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像中、印、俄、日,有可能調整外匯儲備結構,增加黃金儲備比例。”長江證券有色金屬研究員葛軍這樣告訴記者。
根據貴金屬咨詢機構,倫敦黃金礦業服務公司(GFMS)的相關數據,目前美國央行黃金儲備為世界之最,占幅達到83%;而亞洲國家的相關比例極低,中國和日本只有1%和2%,印度央行所擁有的黃金儲備也僅達400噸。
隨著經濟衰退在全球蔓延,越來越多的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開始傾向于增加黃金儲備。據路透社相關報道,中國和印度增加黃金以及其他貴金屬儲備的想法已經醞釀了一段時間,近期倫敦LME市場、紐約期貨市場上均出現貴金屬被神秘買家買走的現象。
另一方面,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3月19日消息稱,09年中國將尋求增加地下黃金儲備800噸,并且增產至290噸。
外管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記者,中國用外匯儲備購買黃金的情況確實存在,這是國內商品市場的需要,也是對金融市場不穩定的抗壓需要。
中國黃金集團營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云濤對記者表示,中國目前黃金銷售逐年增長,民間一年消費達到300噸左右,此外,國內多數黃金公司均有海外發展的需要,該集團正與澳大利亞部分黃金公司就股份并購進行相關交涉。
除了主權國家馬不停蹄的增加黃金儲備,推動黃金價格高升外,國際炒家也是金價沖高的背后推手。分析機構Breaking View分析師Martin Hutchinson進一步指出,對沖基金紛紛涌入金市,是目前金價急劇上漲的重要原因。
3月17日,曾于2008年8月攜超過10億英鎊做空英國金融股的對沖基金第一人約翰·鮑爾森(JohnPaulson) 與他的對沖基金公司鮑爾森公司(Paulson&Co。)又做成了令業界嘩然的一筆生意:以12.8億美元的價格買下了英美集團(Anglo America Plc)在AngloGold Ashanti Ltd,11.3%的股份,鮑爾森公司一躍成為后者的第二大股東。AngloGold Ashanti目前第一股東為南非投資基金公司Allan Gray Ltd.,掌握該集團12%的股份。
鮑爾森表示,“AngloGold Ashanti是目前全球金礦公司中管理最好、估低偏低的黃金公司……我期待著該公司全球發展戰略的執行。”
此外,鮑爾森還掌握著另一家與黃金開采息息相關的美國金礦公司Kinross Gold Corp.4.1%的股份。
無獨有偶,當年與鮑爾森一同做空雷曼股的對沖基金明星,Greenlight Capital公司創始人David Einhorn也對投資黃金ETF及黃金期貨興趣濃厚。David Einhorn認為,各國央行為刺激經濟增長,繼續放寬貨幣供應,最終引致通脹飆升,而黃金正是傳統對通脹的投資工具。
對此,AngloGold Ashanti公司CEO Mark Cutifani表示,在全球奮戰經濟危機的當口,黃金作為唯一“硬通貨”的價值被人發現,以此為證的是全球最老到的投資者們紛紛將避險資金投入黃金市場。
在這些玩轉對沖基金的老手們眼中,盡管目前金價有所回落,但全球金融體系的不穩定終會將金價推向1000美元/盎司的高位。
金瑞期貨分析師侯心強對記者表示,黃金市場目前仍處于整理期,短期內多頭與空頭并存。但由于美元中長期顯示疲態與商品市場企穩的共同原因,一旦金價成功站穩945美元/盎司,則再度向上突破1000 大關并創出歷史新高則指日可待。
大宗商品研究與咨詢公司CPM Group在3月25日發布的2009年黃金年鑒中預測:“在黃金重新成為金融資產的道路上,我們還處于初期階段。目前對黃金的投資需求處于歷史高位,且這種情況還將持續數年。”
至3月26日發稿時,全球最大的黃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 Gold Trust黃金持有量達到1124.99噸的紀錄高位,現貨金價每盎司達到929美元。
行業并購風起云涌
在全球的投資者都在大舉買入黃金之時。黃金生產領域中也正是風起云涌之時,大規模的合作、洗牌和并購已經,而且必將不斷發生。
除了約翰·鮑爾森的對沖基金以外,美國礦產巨頭Newmont公司收購了AngloGold Ashanti的相當部分資產。
此前,AngloGold Ashanti由于資金窘迫,不得不忍痛割愛,將該集團在澳大利亞的Boddington項目33.33%的股權出售給它的戰略合作伙伴,美國礦產巨頭Newmont公司,其中涉及金額高達11億美元。
根據AngloGold Ashanti2008年第四季度財報,該集團2008年第四季度生產成本達到每盎司444美元,而同類大型生產商則在400美元每盎司以下。據悉,目前AngloGold在全球每一個大陸均擁有勘探及開采項目,業務分支繁雜;加上舊礦資源大幅損耗,不得不向低品位礦區進行開采,因此近三年來現金成本持續增加。
包括AngloGold Ashanti在內,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6間黃金公司中,有2間公司承認大幅增加的成本直接導致了公司回報率下降。
AngloGold Ashanti發言人Joanne Jones向記者承認,賣出Boddington是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的考慮,公司希望能將重點放在核心資產上。Joanne Jones說,“過去幾年公司在坦桑尼亞的確經歷了一些困難,但目前Geita已重新開放并投入運作,相信不會影響公司今年的生產計劃。”Geita礦山是AngloGold Ashanti公司旗下位于南非八大露天礦中最大的金礦之一,由于政府干涉,該公司曾于2008年一度關閉了該礦山。
此外,Newmont首席執行官Richard O'Brien表示,公司在接手AngloGold Ashanti出讓的Boddington項目部分股權后,Boddington新礦今年應該能生產30~50萬盎司黃金,到明年某一時間將占該公司總產量的近20%。目前Newmont的股價已達到每股1.6美元。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除了AngloGold Ashanti在澳洲的礦山以外,2009年,Newmont仍在尋找與其他礦商合作的機會。該公司目前正與加拿大巴里克黃金公司(Barrick)進行有關并購的談判。
Newmont新聞發言人Omar Jabara對本報記者表示,該公司目前并沒有并購Barrick的意愿,不過兩公司正就達成戰略合作協議進行溝通,意在共同開發美國加州內華達山麓附近的礦產。
標普報告認為,大型礦業生產者正向國際化并購看齊,他們瞄準的是在澳大利亞、加納、秘魯等地具有豐富黃金資源的供應商。
即便是從事開發黃金的中國礦產公司,也在世界版圖上爭奪著自己的金礦領域。國內紫金礦業便是策馬逐鹿黃金市場天下的佼佼者之一。據紫金礦業相關人士介紹,該集團自2005年起曾先后獲得加拿大頂峰礦業、英國Ridge Mining礦業公司、俄羅斯新西伯利亞龍興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等其他國際礦業集團21%、20%、42%的股份,并擁有了越南、俄羅斯、英國等多處礦產開發權。
申銀萬國認為,紫金礦業黃金業務對其凈利潤的貢獻將由2008年的60%提高到2009年的75%,達到每股0.2元。由于開發潛力大,公司未來兩年回報率將遠高于國際同業12%的平均水平,達到32%以上。Newmont與AngloGold目前因舊礦開采損耗資源,黃金年回報率分別為10%及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