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色形:即顏色在寶玉石中存在的形狀特征,在評價表中當指綠色的形狀特征。如果是滿綠,則無形,但也是最好的形態,得分最高。在實際中,滿綠的翡翠畢竟只占很小的比例,在更多的翡翠玉件或原料中,綠色是以一定的形狀分布于整塊玉件、玉料之中,根據翡翠界行家、專家學者的規納總結。常見的綠色色形主要有:
、冱c狀綠:綠色為顆粒狀、點狀,大小不等地灑在、分布在翡翠玉件的表面或玉料之中。
、谄ぐ阂卜Q“水浸”或“干心”、“白心”,其特點是翡翠礦體受外界水分、潮氣等因素侵蝕后,有灰暗色沿整個翡翠自外向內人浸,受浸部分顏色呈一定浸染形狀、透明度較好,但越往里越較干白。
③靠皮綠:綠色僅存在于翡翠玉件、玉料的淺表層,呈薄薄一層皮狀。
、芙z片綠:其特點是在色重之處,色形如片狀、塊狀;在色微之處形如游絲。當絲塊相連時宛如瓜蔓牽連瓜果,俗稱“飄花”的翡翠飾品,其顏色形狀常為絲片狀。
⑤星云狀:是點狀色形與片狀色形的綜合體,其特點是具有大小不等或相互獨立,或互相連在一起的星點狀、片塊狀、團狀綠色。
⑥條帶狀:又稱帶子綠,其特點是以不同的條帶狀、脈狀貫穿于硬玉礦體之中。條帶多、底子好的翡翠耐看、好看。
、咛厥庑螤睿喝缟纬噬椒濉⒉、長虹狀;色形呈某種動物、植物狀等等,在玉件、玉料中,有時特殊形狀的顏色會產生強烈的神秘感和巨大的藝術魅力,使玉件、玉料的價值陡然上升。
、嗑鶆驙睿簼M綠界定為色形均勻,從翡翠商貿的實際中和理論上,都認為滿綠是最好的色形。這也正好與“大象無形”的哲學觀和審美觀相吻合。
(5)色比:即翡翠中有綠色部位的面積(或體積)與總面積(或總體積)的比值:色比=綠色面積/總面積×100%=綠色體積/總體積×100%
例如對于一粒滿綠的“老坑玻璃種”的翡翠戒面來說色比為1(100%);對于某件半綠的“白底青”翡翠掛件來說,色比可能約為0.5(50%),對于種、水、色、底大小等條件相同的翡翠來說。色比值高的翡翠優于色比值低的翡翠。需要指出的是,色比的數值在非滿綠的飾品中較難做出精確的計量和計算,因此允許使用目測法和估算的方式。有經驗的評估專家或商貿人士,常常只用肉眼觀察,就可以判定出色比值的高低及顏色均勻度的優劣。
(6)色的均勻度:簡稱“勻”,在翡翠綠色評價中俗稱吁曠。這一指標要求綠得均勻柔和,如果綠得不均勻、不柔和。綠色呈團塊狀,星散狀,則稱為“花”。在翡翠玉件中,均勻的綠色與好的底子、好的透明度等條件組合在一起,會顯得非常高貴,令人賞心悅目。另外,色比高的翡翠,其色的均勻度不可能一定就好,如一塊全綠的飾品,色比為1,但在這件飾品上有的地方色濃,有的地方色淡,如此,色的均勻度還是不夠理想。
(7)色的純凈度:綠的顏色中無雜色、雜質(如黑點等)即為顏色純凈。若綠色區域內有雜色、雜質等,則色的純凈度差;反之,純凈度佳。
(8)色所在的位置:在非全綠的翡翠飾品中,綠色所處的位置亦很重要。綠色所在的位置好,則能起到突出主題、協調整體或畫龍點睛的作用,無疑會提高翡翠的價值;相反,色雖好但所處的位置一般或不佳,則顏色對翡翠價值的提高作用是很有限的。
根據評價表中各項指標所得分數(各項評價指標得分累加后的算術平均值),將翡翠的綠色劃分為特高檔、高檔、中高檔、中檔、中低檔和低檔6個品級。
這里介紹的僅僅是對翡翠的綠色作定量地評價。評出顏色的檔次后,再結合“種”、“水”、“底”工藝、完美度、形狀、重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