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功用行——佛珠的持用方法
佛珠是弘法最為方便的法器,所以歷來大德高僧莫不巧用佛珠。在經典當中特別強調,持用不同質料的佛珠,其念誦的功德利益,也有勝劣的差異。如《佛說較量數珠功德經》中,佛告大眾言:
汝等善聽,我今演說受持數珠校量功德獲益差別。若有誦念諸陀羅尼及佛名者,為欲自利及護他人,速求諸法得成驗者,其數珠法應有如是,須當受持:若用鐵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五倍;若用赤銅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十倍;若用真珠、珊瑚等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百倍;若用木槵子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千倍,若求往生諸佛凈土及天宮者,應受此珠;若用蓮子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萬倍;若用因陀羅佉叉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百萬倍;若用烏盧陀羅佉叉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千萬倍;若用水精為數珠者,誦掐一遍得福萬萬倍;若用菩提子為數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數誦一遍其福無量,不可算數,難可校量。
此外,在《攝真實經·建立道場發愿品》卷下、《守護經》、《瑜伽念珠經》中,均以菩提子珠的功德最為殊勝。那么人們不禁要問:為什么菩提子珠具有如此大的功德呢?在《曼殊室利咒藏校量數珠功德經》里邊,文殊菩薩為大眾講述了佛陀往昔因地當中的一段故事,以釋群疑:
以何因緣我今偏贊用菩提子獲益最勝?曼殊室利菩薩言:乃往過去有佛出世,在此樹下成等正覺。時一外道,邪見壞心,毀謗三寶。彼有一男,忽被非人之所打殺。外道念言:我今邪見,未審諸佛有何神力。如來今既在此樹下成等正覺,若其實圣,樹應有感。即將亡子臥菩提樹下,作如是言:佛樹若圣,我子應蘇。以經七日,誦念佛名,子乃重蘇。外道歡喜贊言:諸佛有大神力我未曾見,佛成道樹現此希奇甚大威德,難可思議。時諸外道聞此事已,舍邪歸正,發大菩提心,信佛神力不可思議。以此因緣,世人皆號為延命樹。其菩提樹遂有二名:一名菩提樹,二名延命樹。
不管怎樣說,選擇一串菩提子的佛珠,在心中念誦經文、咒語或佛菩薩的圣號,可以驅除煩惱,消除報障,增加智慧,利己護人,對于幫助我們修行實在是大有裨益。
前面講過,佛珠可分為三個種類,即持珠、佩珠、掛珠,而一般的念佛者,大多選用持珠。持珠的姿勢,亦可分為二種,單手持珠與雙手持。單手持珠,大多用于站立、經行的時候;而雙手持珠則是打坐時經常采用的姿勢。其方法是將佛珠置于兩手之間,呈交叉狀,把母珠放在一側,掐捻一周,回至原處即可。其實,根據《佛像圖鑒》一書記載,歷來大德高僧手持佛珠的姿勢皆無定法,左手、右手、單手、雙手、提高、垂下、平胸、齊膝,各種動作都有,但求其“方便”而已,所以我們也就不必強求特定的持珠方法了。
在持珠的過程中,經常有人會遇到要不要跨過“佛頭”(母珠)這類問題。因為在經典中曾有:
珠表菩薩之勝果,于中間絕為斷漏。
繩線貫串表觀音,母珠以表無量壽。
慎莫驀過越法罪,皆由念珠積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