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群葉是個另類,不是在珠寶行業里,而是在國家政府機構的公務員里。
曾經做過政府公務員、拍賣行職員、客串老師等職業的歐群葉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珠寶學院。碩士,首飾設計師,古玩收藏愛好者。喜愛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余暇愛好繪畫和收藏古董藝術品,吸古納西,尋求中西文化、世界與民族在首飾藝術和其他工藝品上的結合點,提倡“新傳統、新首飾”,“重回手工藝”的設計觀念。現專門從事個性化的藝術首飾和金銀器的設計與制作,以及珠寶文化宣傳和古玩收藏。
創辦歐金匠的時候歐群葉去山西西南的小鄉村里辛苦了半年之久,而在此前他剛剛失去了遠赴美國跟隨著名首飾藝術大師丹尼法蘭西攻讀藝術碩士的機會。半年后,歐金匠北上,建立自己的根據地。至此,歐金匠珠寶設計品牌與歐群葉的名字在中國珠寶首飾行業內得到認可并聲名遠播,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西藏電視臺、《精品購物購物》、《瑞麗·服飾美容》、中國寶石、中國黃金報等數十家媒體對其做了專欄報道。
歐群葉一直都崇尚東方文化中的傳統藝術,他在“‘紅磨坊’中看巴黎新藝術時尚”一文中提到關于東方文化對西方新藝術的影響力,他說東方文化和藝術對歐洲新藝術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在19世紀西方理性藝術走入窮途末路之時,許多藝術家將目光投入到東方這個神奇的領域,并從中吸收營養。東方人追求線條的美感,和形式的優雅,在新藝術時期的首飾作品可以充分感受到,同時中國的景泰藍技術在新藝術時期的首飾設計中,重新得到開發和利用。
記者:您對中國目前首飾設計的現狀有什么樣的看法?
歐群葉:不敢用只言片語來形容中國目前首飾設計的現狀,我想說的是,國內有很多象我這樣的設計師在默默地工作,他們雖然還不是什么設計大師,但我知道他們正在努力夯實一個可以產生大師的基礎。
記者:您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對珠寶首飾設計起著什么樣的重要作用?
歐群葉:傳統文化是設計的根和設計師成長的土壤。
記者:您是如何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個人的首飾設計制作之中的?
歐群葉:這是設計的方法論的問題,也是一個思維過程的問題,很難具體回答。我可以簡單談談自己的一點感受。
傳統文化的融入,具體到首飾設計就是在作品設計中融入傳統元素,一提到傳統元素,一般會想到一些經典的圖樣,如中國結、如意扣、宮燈等等,當然這些確實也是傳統元素,但我以為傳統元素不僅是這一些簡單并流于表面的圖樣,而應該是一種觀念、情感、以及一種特定的審美習慣和趨向、一種思維的習慣。看似很抽象不可以捉摸,細細一想還是有根可循。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中國藝術中有一個手法,叫“移情”,講的是感覺的轉移和互換,南宋詞人姜白石《念奴嬌》詞有“鬧紅一舸”、“冷香飛上詩句”。在這首詞中我們審美的感覺器官全部上陣了,已經分不清楚,哪里是視覺,哪里是聽覺,那是嗅覺了。香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可以聽的,也可以看到的。“踏花歸去馬蹄香”,我們看到了香。有了這個手法,我們在首飾設計中,就可以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香了,無論是“暗香襲人”還是“朱欄白雪夜香浮”都可以是首飾設計的主題。
記者:您提倡“新傳統、新首飾”,“重回手工藝”的設計觀念,能否和我們簡要地談談這一觀念的具體內涵?
歐群葉: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屹立于眾民族之林,是用兩條腿,一是經濟,二是文化。光有發達的經濟沒有繁榮的文化,讓人恥為暴發戶。沒有發達的經濟,光有繁榮的文化,同樣被人視為遺老,不足道。一個民族的強盛必須兩條腿同時站直,發展經濟的同時,需要繁榮自己的民族文化。在繁榮民族文化的時候,自然不能拋棄自己的傳統,但這種繼承不是簡單的重復和舊傳統的再版,是孕育于舊傳統的新生命。我個人將之稱為“新傳統”。
傳統意義上,首飾是可以佩戴的財富,我主講新的首飾觀“首飾是可以佩戴的藝術品,是建立在服裝和人體上的雕塑。”這就是我的“新傳統,新首飾”觀。
對于重回手工藝的主講,我是拾人慧牙,上個世紀初有一個最偉大的文藝運動,那就是德國包毫斯所提倡的,這個運動是針對現代工業革命而開展的,它號召一切藝術家重新回到手工勞動。并提出造型活動的基礎就是手工藝。我以為:首飾設計師能夠對首飾制作的工藝有深刻的了解,只有嫻熟工藝制作的首飾設計師才能產生優秀的設計。我一直主張首飾設計師要重新回到工作臺上來,首飾制作同樣是一個藝術創作過程,往往一個設計和一個構思,只有在首飾制作工作臺上經過反反復復的修改和調整,才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作品。
記者:在首飾設計過程中您感覺到最痛苦或者最自豪的是什么?
歐群葉: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意思,你將最痛苦和最自豪放在一起了,其實事實也是這樣,最痛苦的設計,如果突破了就是最自豪的設計,最近接到一個客戶的應題設計,為即將新拍的紅樓夢電視劇開發一系列周邊首飾禮品設計,客戶對設計的要求很高,一是要應題,要有紅樓的影子,二是要時尚,首飾禮品的消費對象是喜歡傳統文化的白領女性。開始時確實讓人犯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經過近一個月的收集資料、重讀小說以及深思熟慮準備工作,創意的思路逐步明晰化,作品最后破蛹而出,得到了客戶的首肯,同時自己感覺在設計上有新的嘗試和突破,這種設計過程是痛苦的,但結果是自豪和得意的。
記者:您的首飾設計風格是什么?
歐群葉:風格是作者的影子,自己看不見。我想如果由我自己來定義自己的風格,有些不當。但我想借用繪畫大師吳冠中一句“風箏不斷線”,不管我的風格如何,我可以確定的是,牽著我高飛的線,另一頭系在中國傳統文化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