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中日韓聯合創品牌
9月13日晚,大獎揭曉儀式上,一件件作品從圖紙變成了精美的首飾,模特們將其呈現在人們眼前,每件首飾都精彩絕倫,充滿著競技之美。水野熏子雖然沒能親臨現場,但從舉辦方和同行的轉述中,她不斷說到關于這次大賽的溢美之詞,年輕設計師們活力無窮,令她異常興奮。9月23日,帶著探究的心理,她再次來到中國,并公布了一個宏偉的計劃。
“TTF舉辦的這次大賽中,收到了630幅參賽作品,亞洲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年輕設計師!”水野熏子說,她將在亞洲成立一家新公司,以日本、韓國的年輕設計師為主,借助TTF在玫瑰金工藝和設計人才上的優勢,進行中日韓三方的強強聯合,打造一個全新的亞洲品牌。
這次來中國后,她與TTF年輕的設計師們圍坐一起暢談設計,并深入TTF的工廠全面參觀,對TTF的設計和技術團隊有了整體性的認識。TTF的設計師們思維活躍,他們對珠寶首飾設計有著獨到的理解,令她印象深刻。在與吳峰華總裁和趙廠長詳談后,合作計劃初步確定下來,將在日本和中國逐步推廣。
期望:推廣亞洲人自己的首飾
水野熏子和愛人已經在意大利生活了20多年,并在米蘭設有辦事處,她將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了珠寶設計之中,她一生堅持原創,對設計事業傾注了深深的感情。在她看來,亞洲珠寶首飾市場自興盛以來,一直以歐美國際品牌為主流,她強烈期盼在這些主流品牌中能涌現出亞洲品牌的身影,這個念頭一直埋藏在水野熏子的心底。因此,她非常期待這個亞洲品牌的誕生,希望新品牌像新生兒一樣,能在最短的時間里茁壯成長。
常年投身國際珠寶首飾設計,水野熏子見證了世界珠寶產業的飛速發展,也漸漸看到了亞洲新興力量的崛起。在最近戴比爾斯舉辦的“DiamondsInternationalAward”比賽中,獲獎的亞洲設計師的數量竟然超過了歐美,她欣喜地看到,亞洲珠寶設計師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自信,在設計上發揮得更加游刃有余。
對于時下許多亞洲人對歐美品牌的盲目崇拜,水野熏子也提出了個人的觀點。她說,亞洲的珠寶首飾柔美、纖細、含蓄,在歐美地區其實很受歡迎。在意大利,水野熏子有許多忠實的顧客,這些土生土長的意大利人對打上“MadeinJapan”標識的首飾產品有著很強的認同感,對她的首飾品牌一直不離不棄。“其實不少意大利人也很喜歡亞洲首飾的精致、小巧,他們已經比較認同亞洲文化。所以,作為亞洲人,我們應該熱愛自己的文化,不要盲目地對歐美品牌頂禮膜拜。”
最后,水野熏子也向亞洲設計師們提出了一些建議,那就是要善于推銷自己。在歐洲,意大利和法國可能在技術上有所欠缺,但他們非常善于推介自己,通過先進的推廣策略,他們的珠寶首飾在市場上獲得了成功。“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相信在推廣人員的不懈努力下,亞洲的珠寶產業定會得到進一步發展。
水野熏子(Kaoluco Mizuno)個人介紹:
水野熏子畢業于學習院大學文學部,她從法國現代藝術大師喬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1882—1963)的首飾中得到啟發,從而有志于珠寶設計。她是日本珠寶設計師協會會員,株式會社Via KAOLUCO的法人代表,意大利chamber of commerce會員。
1979年,獲國際珍珠設計大賽金獎(同獎項四次入圍);鉆石設計大賽第一名(同獎項4次入圍);鉑金設計大賽大獎(同獎項2次入圍)。
1981年,紐約蒂梵尼、梵克雅寶、卡地亞采用其設計;獲得現代珠寶設計展金獎(同獎項3次入圍)。
1983年,戴比爾斯倫敦總社將其作品作為珠寶設計代表作30款之一進行永久保存。
1984年,作為日本代表參加WORLD GOLD COUNCIL(WGC)在巴塞爾、紐約、夏威夷的巡展,其作品被選為同巡展紀念冊的封面。1985年,成立Via KAOLUCO事務所,發布品牌KAOLUCO的原創珠寶。入選戴比爾斯設計師收藏成員(以后每年入選)。
1988年,在意大利米蘭開辦個人作品展,受到意大利媒體的好評。1990年,在意大利米蘭成立事務所,在米蘭、東京2座城市設計制作珠寶首飾及產品發布,之后每年在米蘭舉辦個人展。
1991年,在日本每日新聞社主辦,日本通產省協辦的珠寶原創大獎賽上擔當評委。
1992年,擔當米蘭美術學院Istituto Europeo di Design珠寶設計系的講師。
2000年,作品受邀參加比利時安特衛普國際交流展。
2004年,水野熏子2件作品被意大利畢加索收藏畫廊收購,當年參加了維琴察Orogemma珠寶展。
2005年,她在羅馬郊外的Orsin宮殿里舉辦個人作品展,并被授予“Orsin皇太子紀念章”。東京電視臺“所羅門流”節目以“世界公認的珠寶設計師--水野熏子”為題進行專題介紹。
2006年,對朝日電視臺制作的松本清張電視劇“野獸之道”里演繹珠寶設計師的米倉涼子進行設計指導。
2008年,受邀擔任“2008China”國際珠寶設計大賽的國際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