鉆石新的生命--歐洲
中世紀的歐洲,雖然鉆石已經受重現,但人們心目中的鉆石仍帶有各種神秘色彩,就如:有人認為鉆石可以治病,也有人認為鉆石是有毒的,吞下去會導致人死亡。有一些關于鉆石的迷信則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如將士們認為鉆石會給擁有者帶來勇氣,作戰時佩載鉆石,可無往而不勝,又如鉆石會使男人對妻子的愛更深。但使鉆石在歐洲人生活中占據重要位置的有以下一些主要事件
1)法王路易九世(1214-1270)在位時曾頒布節約法令,規定只有國王才能擁有鉆石,女人不許佩載鉆石。不到二百年后,查七世的情婦第一次公開場合違背路易九世的法令,多次在宮廷社會場所以其首飾上的鉆石而引人注目。此舉使鉆石在當時的歐洲理人,特別在女士心目中變得更富魅力。
(2)1477年,奧地利的馬克西米連一世在與法國勃艮地的瑪麗公主定親前,接到公主的一封來信,內文寫道:定親之日,公主必須戴上鑲有鉆石的指環。由此,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上第一枚結婚鉆戒就此戴在了瑪麗的手指上。鉆石戒指從此成為情侶們忠貞愛情的至高信物。
(3)1499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首次繞過非洲南部的好望角,開辟了從歐洲通向亞洲的海上貿易之路。從而使歐洲人得以避開中東阿拉伯國家對鉆石貿易的壟斷,來自印度的鉆石得以在歐洲大量地出現。除上述因素外,真正鉆石在歐洲得新生的是鉆石切磨技術首先在歐洲得到發展,威尼斯作為歐洲與東方的一個重要的貿易口岸,鉆石在重新回到歐洲之初的十四世紀,這里也曾是歐洲最早的鉆石切磨中心。但其地位很快被安特衛普所取代,并很快變成國際鉆石切磨中心。到了十五世紀晚期,安特衛普的鉆石切磨師們已經開始利用涂有細粒鉆石的金屬盤來對鉆石表面進行拋光;到了十七世紀,這里的切磨師已能在鉆石上切磨出58個面;到十八世紀,已掌握了鉆石的劈開技術。由于鉆石切磨技術在歐洲日益完善,歐洲人對鉆石的興趣日漸濃厚,阿姆斯特丹、倫敦也相繼成為重要的鉆石加工中心。
懂得鉆石要從鉆石歷史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