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推出第一款腕表RM001至今,獨立制表師Richard Mille的作品一再成為億萬富豪的收藏新寵。
R:這款RM011飛返計時碼表的設計方案是如何成形的?
Mille:極端一點說,純粹就外表與功能而言,這款RM011飛返計時碼表是RM推出的所有表款中體積最大、外形設計最為張揚的一款,它將我的制表理念推進到了一個全新的境界。RM系列的整體外形與基本特征已經存在,因此我的設計方案并沒有完全從頭做起。然而即便如此,RM011還是體現了很多項重大的變革。RM011計時碼表具備了其他腕表沒有的一些功能,如12點位置的特大日期及月份顯示器,這也填補了其他RM計時碼表的空白。
R:為了完成RM011表殼和機芯的設計方案,你花費了多長時間?
Mille:毫不夸張地說,為了讓這款RM011計時碼表達到令我滿意的水準,我花了整整3年半的時間。制表本身是一件技術性的工作,制造的過程很靈活,從靈感萌芽到對其可行性的判斷,往往需要一定的時間。多年的獨立制表經歷讓我發現,人們一開始就否認的想法往往被證明其實是可行的,前提是一定要找到有共識的人。對于制作腕表,我是出了名的苛刻,我會隨時對方案做出修改,即使在發布一款表前的最后一刻也是如此,甚至有時候在發布之后,我也依然有可能做出修改。
R:制造RM011的整個過程中最讓你難忘的是什么?
Mille:第一次把RM011捧在手里的那一刻最讓我難忘!當我拿到第一個剛剛制作完成的RM011并將其戴到手腕上,我看到RM011中間的鈦金組件很輕巧,機芯的內部結構和推進器的補充作用很到位,我真的感到高興,并且非?春盟那熬。當然,RM011的表殼很大,其實我的心里還存有一點疑慮,不過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是我多慮了。
R:你認為將來會有某種更加特別的金屬能取代鈦金屬嗎?
Mille:我認同這一點。不論汽車、飛機,還是電子通信和制造業里的新東西都在不停地蹦出來,幾年后才波及其他領域。我非常關注這些進展,希望自己能在第一時間里發現那些可以被應用于制表的新技術與新材料。也許將來我們會發現一種全新的精密材料,或者它可能是一種完全超乎我們想象的其他物質,堅硬而且耐磨,適用于腕表,甚至也許是非金屬。
R:一款RM腕表誕生的背后,最困難的部分是什么?
Mille:在制作RM008腕表的時候,我們有一位制表員負責組裝,其他兩位剛開始組裝就被迫停止,他們覺得自己仿佛是在走鋼絲,精神幾乎崩潰。很多客戶也許不了解這些背后的細節:組裝一只腕表的整個過程會越來越難以控制,組件被損壞的幾率也越來越大,我非常幸運自己得到了許多頂尖的員工。我們剛剛在瑞士Les Breuleus 有了一處新廠房,是汝拉山區第一個擁有全部運用地熱系統來制冷制熱的廠房,不僅有領先的設備,還有著非常寬敞美麗的工作環境。
R:能否與《羅博報告》的讀者分享你未來希望設計的腕表的大致形態?
Mille:當然可以,我很榮幸。我打算制作一款結合電子與機械功能的高端腕表。你知道,最早的實驗電子鐘是1840年誕生的,僅僅在陀飛輪腕表的發明者逝世之后19年。如果你這樣審視問題的話,電子技術和腕表有著很長的淵源。在21世紀里,我夢想以全新的方式將兩者再度聯結起來,但實現這項工程還要再等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