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至10日,“第二屆中國民間古玉展暨精品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行。這個由全國工商聯古玩業商會、中國古玉器研究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古玉展,共展出民間玉器精品208件。其中“西周鳳鳥紋大玉鉞”、“西漢圓雕跽坐玉人”、“宋代玉騎馬打球俑”等不僅工藝精美、外形逼真;紋飾間折射出的文化內涵,更是讓人嘖嘖稱嘆。
此次展品以高古玉為主。高古玉一般是指戰漢時期及其以前的玉器,以出土器居多,屬于文物范疇,不能拍賣。“高古玉的市場前景非常好,尤其北京奧運會獎牌‘金鑲玉’的問世,更推動玉器廣為人們認識、喜愛和收藏。”南京博物館研究員汪遵國說。
高古玉收藏一度受限
高古玉的收藏曾一度受限。除贗品泛濫、造假之風盛行的因素外,高古玉較高的文化內涵及其不能上拍,也抬高了收藏的門檻。
“高古玉的文化含量較高,與當時社會的裝飾、審美、財富、權力直接關聯,是貴族身份、地位的象征,它在表達其力量、意志和審美觀的同時,也在興替演進中處處顯示著歷史痕跡。可以說,高古玉的文化內涵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它有著較高的門檻,不是大眾藏品。”中國古玉器研究會副會長劉心亮說。
與高古玉不同,明清玉在民間收藏者中頗受青睞。這不僅因為它們工藝精良,寓意美好,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上拍交易,在市場中自由流通。“自古以來,‘黃金有價玉無價’,幾百塊錢可以賣,幾千塊錢也可以賣。高古玉因不能上拍,只能流于民間交易,很難體現它的價值。”在中國古玉器研究會副秘書長、高古玉收藏愛好者鐘林元看來,新《文物保護法》的頒布為古玉收藏敞開了一扇大門,開始允許一些文物在國內自由流通、交換。這使得高古玉的買賣由地下走向地上,對古玉的收藏和保護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同時,藏家素質的參差不齊也制約著高古玉市場的發展。“很多收藏者抱著一夜暴富的心態追風購買,甚至僅以‘好看’、‘看得懂’為標準,以致買進許多亂七八糟的東西,或者大量的錢白白扔掉,或者通過各種渠道以更高的價錢賣出去,給收藏市場帶來混亂。” 鐘林元說。
高古玉市場前景不可限量
“隨著時間的推移,高古玉的市場必將趨于穩定和有序。”中國古玉器研究會會長侯彥成認為,高古玉的收藏隊伍目前正由盲目型向理智型轉變,收藏者對于玉文化的認知也在明顯提高;同時,藏品也正由低檔向高檔、由注重經濟消費向重視文化含量的方向發展。“現在北京幾大古玩城在建設規模上都是一流的,經營者和收藏者的素質也在不斷提高。今年古玉的市場價格比去年平均上漲了二到三倍。”侯彥成說。
北京奧運會的舉辦也為古玉收藏市場帶來發展契機。奧運會獎牌所用玉器全部為青海昆侖玉。鐘林元認為,以和田玉為主體的高古玉是以服務帝王為主的,它的材質、工藝、文化含量都很高,因此它的升值潛力和發展空間就更大。
作為投資工具,低進高出是鐵定的守則;而現在高古玉由于種種原因,處于價格瓶頸,很多人認為這正是投資收藏的大好時機。“現在收藏高古玉的大多為高文化、高收入、高投入的‘三高’人士。不過很多老百姓也已經對高古玉有所認識,一旦他們對高古玉的文化價值認識到位了,高古玉的前景便不可限量。”民間收藏者賈方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