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盡管如此,印度的“新鉆石王國”夢仍然需要克服諸多困難。首當其沖的便是官僚作風問題,例如Bharat鉆石交易所項目遲遲沒有進展等。多級政府部門的干涉抬高了成本且降低了效率。在印度,鉆石商人不是只和一個部門打交道,而是要面對中央、地方多級政府的多個部門。此外,他們必須繳納增值稅,而稅款返還的時間較長,因此阻礙了公司企業的資金流動。
同時,最新的行業動態以及經濟全景也給印度增加了少許難度。首先,由于南非德比爾斯公司調整全球毛鉆分銷策略和拒絕了一些印度客戶,印度國內的毛鉆的供應量將會持續下降。其次,盧比價格看漲以及美國經濟放緩也對印度的鉆石加工行業造成了一定打擊。
除此之外,還面臨同行的激烈競爭。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毛鉆生產國,南非不愿看到大部分錢被印度分走,當地商人也急起直追。由于不是原產品擁有者,印度在面對“鉆石王國”南非的競爭時也有幾分膽戰心驚。
同時,印度還必須面對來自其它國家的激烈競爭。如中國目前擁有超過3萬名鉆石加工技師,僅次于印度,他們主攻大型珠寶鉆石加工業務,每年進口毛鉆約10億美元。另外,與受歐盟約束的安特衛普不同,迪拜有新的現代化設施和免稅以及對于非法資金轉移的操作更為寬容。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的調查報告顯示,印度目前在全球鉆石加工行業中約占57%的市場份額,到2015年可能下降至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