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八個“426世界知識產權日”來臨之際,深圳市羅湖區的20家黃金珠寶企業聯合向羅湖區黃金珠寶聚集地及全國黃金珠寶企業和企業家發出倡議,號召“注重品牌創建和保護,提升品牌價值”。羅湖區領導及黃金珠寶企業家紛紛在“保護知識產權倡議簽名板”上簽下名字,對羅湖區黃金珠寶業的保護知識產權活動表示支持。
來賓在“保護知識產權倡議簽名板”上簽字
據了解,深圳目前共有黃金首飾企業近1000家,珠寶品牌200多個,從業人員約11萬人,年制造加工總值約為400多億元,約占全國70%;全行業制造生產珠寶首飾數量約為1億件;出口額超過10億美元,占全國36%;黃金用量占上海黃金交易所全年成交量的90%;鉆石用量占上海鉆石交易所全年成交量的90%;鉑金用量占上海鉑金交易所全年成交量的80%-90%。
“琳瑯滿目的‘中國制造’款式太過雷同,讓我視覺疲勞。”在主題為“保護知識產權,促進創新發展”的活動現場,有不少市民談到珠寶產品時都持這一觀點。其實,絕大多數珠寶制造企業對產品同質化問題的嚴重性有著清醒的認識。“再這樣下去,市場只能越來越蕭條。”某珠寶公司總經理著急地說。但現實情況又讓企業不敢在展會上亮出新品,因為只要有一家企業推出新產品,市場上該類產品很快就會遍地開花。因此,不到關鍵時刻,許多企業不會提前讓新產品露出真面目,加強保密工作也成為珠寶行業的必修課。因此,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的核心便是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堅持“加大保護,以保護促創新”的原則和“產業第一、企業為大”的指導方針,突出產業自主創新。
某珠寶公司老總楊先生對舉辦知識產權保護活動十分支持。他認為,這種活動不僅對整個行業起到了一定的規范及向高端發展的推動作用,也對黃金珠寶企業致力于創新黃金珠寶店設計起到支撐作用。“原來沒有知識產權這一概念的時候,大家都是互相抄襲,誰都不愿意投入過多的人力物力來研發新款式,因為新款式一出來,便會被其他珠寶公司紛紛模仿,形成行業的同質化傾向,而投入的人力物力也等于白費了。”楊先生建議珠寶行業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