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嘉賓啟動開幕儀式
何汝誠(左三)、陳德俊(右三)等領導為大羅塘珠寶小鎮啟市揭牌
第三屆廣州番禺珠寶文化節(2016)
第三屆廣州番禺珠寶文化節(2016)昨天開幕,在大羅塘珠寶小鎮和沙灣珠寶產業園舉行,活動持續到12月5日
據番禺日報報道,昨天上午,第三屆廣州番禺珠寶文化節(2016)開幕活動在番禺博物館隆重舉行。同時,集“研、創、產、游、購、娛、賞、教、測”為一體的大羅塘珠寶小鎮正式揭牌啟市,這標志著“世界珠寶,番禺制造”向“世界珠寶,番禺創造、番禺銷售”邁進。第三屆廣州番禺珠寶文化節(2016)在大羅塘珠寶小鎮和沙灣珠寶產業園舉行,活動持續到12月5日。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秘書長史洪岳,廣州市婦聯主席劉梅,廣州市貿促委副主任謝衛華,廣州市商務委調研員何清,區委書記何汝誠,區委副書記、區長陳德俊,區政協主席戴友華,區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黎宇軒,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覃海深,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黃卡,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吳惠垣,區委常委、區政府黨組副書記崔學軍,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林偉長,副區長譚斌,區政府辦及區珠寶文化節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的領導及國內外省港澳各大友好商協會嘉賓、新聞媒體與社會各界人員參加了開幕式。
何汝誠、陳德俊、何清、沙頭街黨工委書記郭洪杰、區珠寶廠商會會長包文斌和大羅塘珠寶首飾商會會長李文俊共同為大羅塘珠寶小鎮啟市揭牌。史洪岳、劉梅、何清、謝衛華及區領導何汝誠、陳德俊、戴友華,沙灣鎮、沙頭街領導,有關外賓和重要商協會代表等上臺啟動開幕儀式。
在開幕活動上,史洪岳在致辭中說,番禺位于穗港澳的幾何中心位置,獨特的區位優勢有利于經濟集聚和擴散效應的發揮,為招商引資、產業協調發展和經濟實力的提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珠寶業在番禺的扎根埋下伏筆。經過近30年的發展,在加工技術和工藝上,番禺珠寶多年來不斷開拓創新,作品屢獲國際和國內設計大賽獎項,在世界范圍內享有盛譽,美其名曰“中國工”。從2014年開始,今年已是第三屆,每年的珠寶文化節內容豐富、形式新穎、特色鮮明,遵循專業化、國際化、市場化、精品化原則。機遇是留給勇于、敢于和善于創新的人,衷心希望通過這個平臺,進一步推動番禺珠寶的發展,提升品牌升級,同時,也期待番禺珠寶文化節能一直堅持舉辦下去,這不但能促進番禺珠寶的穩健發展,對推動番禺的各項事業的發展和繁榮也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黃卡致辭時說,經過近30年的發展,番禺已經成為世界重要的珠寶產業集聚地,是國內最主要的珠寶生產和出口基地,集聚了來自香港、比利時、以色列、印度、美國等30多個珠寶主要生產、消費國家和地區的外商投資設廠。番禺擁有近400家珠寶生產企業、7萬余名從業人員,珠寶產業涵蓋了珠寶加工、首飾鑲嵌、鉆石加工、彩寶設計、配套服務等各個領域,先后獲得“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廣東省火炬計劃珠寶特色產業基地”和“廣東省外貿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示范基地”等稱號。廣東省珠寶玉石交易中心和廣州鉆石交易中心均落戶番禺,再次向世人印證了“世界珠寶、番禺制造”的影響力和發展潛力。番禺珠寶文化節立足產業、貼近市民,經過兩年的實踐和發展,已成為珠寶人的節日和市民的嘉年華。本屆珠寶文化節邀請到香港、斯里蘭卡等國際展團參與,展示區域進一步擴大,主辦單位還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節慶活動,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促進行業內創意設計與生產、營銷渠道的對接交流,將珠寶文化與現代生活更加緊密地結合,擦亮“番禺珠寶”金字招牌。
包文斌在致辭中表示,番禺珠寶文化節今年是第三屆,有了前兩屆的成功經驗同良好口碑,主辦單位不斷創新,不斷突破,得到越來越多業內人士關注。嘉賓方面,除了泰國、斯里蘭卡外國展團外,還邀請日本、韓國等國家及香港、澳門等地區以及內地重慶、浙江、江蘇、上海、北京、湖北、丹東、滿洲里等地行業商協會企業代表,共600多嘉賓蒞臨番禺參與,使活動更加國際化、專業化。番禺珠寶正由“番禺制造”向“番禺創造”轉型升級。未來,區珠寶廠商會全力打造這個金字招牌,將番禺建設為世界矚目的珠寶文化中心。
在活動上,舉行了廣寶中心跨境電商戰略聯盟簽約儀式、金俊匯珠寶中心聯盟簽約儀式。
活動開始前,領導嘉賓參觀了番禺優秀工藝作品展。開幕式結束后,領導嘉賓興致勃勃前往金俊匯珠寶交易中心、銀建珠寶交易中心、大羅珠寶城等地巡場參觀,對珠寶產品及精湛工藝表示贊賞,對大羅塘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給予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