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吳德升 相擁 白玉擺件
在實際收藏中,老玉和新玉可以說各有千秋。從材質相比,有時新玉的質地更好,溫潤潔白,雕刻工藝也相對多樣化,再加上審美觀念的不同,市場上的新玉在某種程度更符合收藏品味,因此也越來越受到認可。
在古玉中也并非根據年代劃分年代越久的價格越高,明清時期玉器依舊是市場主流,年代更久遠的古玉市場價值并未顯現,而如果只是年代久遠,卻缺乏藝術性和稀有性的古玉,也并沒有太大的收藏價值。
結論:玉器收藏年代并非絕對的參考依據,要綜合考慮其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古人琢玉圖
說法三:玉不琢不成器
調查:許多人都知道一句“玉不琢不成器”,講的是和氏璧的故事,說的是上等的美玉都需要琢磨打造,才能顯現出它的價值。因此,不少收藏者在收藏過程中都極為看中玉器的雕工。雕刻在玉器收藏的判定上真的這么重要嗎?
清乾隆 御制白玉羅漢山子
玉器的雕刻一般有兩種情形,一是供古代帝王或貴族享用,可以不惜工本,追求完美;另一種是通過雕刻剔除玉料的雜質,以達到更完美的效果。在實際情形中,也有不少未經雕琢以天然方式呈現的玉石原石,如今也成為一種別具韻味的收藏。相反,如果是玉石品質不佳,借用雕刻來掩蓋品質的缺陷或是有雕刻,但雕工粗略,反而會另收藏大打折扣。
結論:在品質相同的情形下,好的雕刻會給玉器增加風采,但雕刻在精不在多。
和田金皮籽料
結語:在玉器收藏當中,玉器本身的材料是首要的考慮前提,玉質、玉色、光澤等都不能忽視,具有年代特色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注重工藝的精細度都是收藏時要考慮的因素。當然,如何權衡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還需要收藏者個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