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珠寶精品導購互動平臺 投稿
據戰文宇介紹,消費者買珠寶主要用于佩戴,很少有人會在購買后拿到專業機構檢測。消費者在產品質量認知上的弱勢是商家有恃無恐的原因之一。其次,消費者 在發現假貨后雖然有投訴渠道,但對商家來說不過是退貨加上數額不高的罰款,違規成本太低,這是商家屢教不改的原因之二。
北京理工大學教 授崔新生也對記者表示,在市場競爭下,不排除企業采取非正當手段獲取利潤。然而不同企業狀況不同,有的是經營思路上的“有意為之”,有的是管理體系不完善 造成的“有心無力”,有的則是兼而有之。“我國珠寶企業大多采取自營+加盟的方式。要保證終端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的統一就必須有完善的加盟商管理手段。” 崔新生表示。
不過,據記者觀察,這些“上榜”的珠寶門店生意并沒有受到影響。上海第一八佰伴內的施華洛世奇珠寶店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銷量基本沒有受到質檢事件影響。
對此,崔新生表示,珠寶等高檔首飾的消費屬于非理性消費,所以質檢不會對于消費者的購買熱情造成多大的影響。質檢年年有,問題年年在。要想根除這些問題,在加大檢查力度的同時要加大商業的違規成本,斷絕他們“有意為之”的想法。當然,隨著我國珠寶行業的發展,企業規模不斷壯大,自身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也能減少違規現象。
“不可否認,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珠寶的需求越來越大,珠寶市場也會不斷壯大。檢查結果的公布不會削弱人們購買珠寶的熱情,只會讓人們選擇時越來越謹慎。”戰文宇分析稱,日后珠寶市場的集中度會越來越高。不重視品牌的企業只能“贏了現在,輸了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