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鵬從小受珠寶和美學文化的熏陶,“當代中國,毓見風雅”成為張宇鵬最重要的設計理念,這種理念植根于中國文化的土壤,是用中國的文化基因去表達,表現當代中國的審美風格,尊古不泥古,表現東方人骨子里的風雅。
欣賞每樣作品就像觀賞一幅畫、一篇詩詞或是一首古曲,于讓珠寶「藝術化」,使每一件珠寶作品,都能夠呈現一份藝術價值,珠寶蘊含的意涵也更為深刻,正所謂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方寸珠寶之間,也能看到大千世界。
設計與美學的融合,就是要以人為本,通過某些媒介或手段以達至實用性及藝術性;除了是要滿足需求外,也需要兼顧心靈上的享受,做到悅耳、悅目、悅心的境界。
東方的珠寶美學,美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就像水墨寫意,表達的意境可以激發觀者的想象力,看山不似山,看水也非水。在色彩的處理上講究素、雅、凈,講究留白。
焦俊的珠寶設計美學離不開:探索充滿未知的宇宙與東方的哲學。不單一的去看待設計本身,會從道家的某些思想出發,將所感知世界的信息關聯起來,并作出自己的解讀。
美寶創造者016:蔣瀅小姐。通過設計在美與時尚、自我之間找到平衡點,讓珠寶的設計更適合各種場合的佩戴,提升佩戴愉悅感。蔣瀅所堅持的設計是源于自己和每位客戶的獨特需求、特質,讓首飾與人自然地融合。
在國際市場上,創作是得到保護的。我的眼中,這個版權是告訴別人這是我注了冊的一個設計,別人休想妄動。但這個設計版權保護,并不代表這個是從未出現過的。只標示著誰是跑先一步取得某些機構認可而已。
運用自然界中最美、最稀有和珍貴的天然寶石和貴金屬拼湊出“天人合一”的藝術品,說珠寶首飾是藝術品一點也不為過,首飾的美學價值和藝術效果是它的設計精髓,所謂“小首飾 大藝術”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