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請問這樣一個設計團隊是如何組成的呢?
雖然有著不同的來歷,但有一點我們是相同的,便是對美、人類和環境所具有的好奇心、創造力及熱情,這使我們最終走到了一起。 讓我來分別介紹下他們的背景。 Marzio Fiorini是一個相當富有創造力的人,雖然他的事業起步于一名服裝設計師,但卻十分擅長橡膠珠寶的制造,高超的技術也為他贏得了“橡膠王子”的美譽。 Mercia Stela是自學成才,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勵下,她不斷挖掘自己的天賦,并最終將其作為自己的職業。 Paula Santos 是 Mercia的妹妹,兩人是合作伙伴。與他們一起工作的,還有亞馬遜流域部落的土著,和 Sao Jose do Rio Preto(普雷圖河畔圣若澤:巴西圣保羅州的一個城市)的專業工匠。 Rita Holanda之前是一位歷史老師,熱衷于研究人類行為,在整個巴西做了十年的社會工作后,他決定將這些經歷注入到美麗而又獨特的珠寶里。 Rita設計的魅力之處在于找到了都市和當代審美之間的平衡點。在歐洲上課時,她提出的黃金草專業化立刻就吸引了我的眼球(當然也吸引了眾多人的眼球)。
請問多個設計師是如何為一個設計品牌服務的?
你們是分部分制作還是大家都一起工作? 設計師們都有不同的擅長領域和工作方法,并不是 Caipora成就了他們,而恰恰是他們造就了 Caipora。 工作會分散在巴西各個領域,通常是 Belem(貝倫市)和 Jalapao的部落,還包括 Sao Paulo(圣保羅)、 Sao Jose do Rio Preto及 Rio de Janeiro(里約熱內盧)的工匠。 至于我的工作就是要想方設法使這些才華橫溢的設計師、部落和工匠對細節的把握與他們同 Caipora共享的價值觀——對藝術、人類和環境的熱情——相聯系起來。因此,我會考慮我們制作材料的來源,社會參與度,回收再利用的方法,以及如果更多人參與其中,我們要如何改進工藝流程等等問題。
你一直秉承“道德準則”進行設計制作,為什么這條準則會對你如此重要呢?
我堅定地認為我們的動力來自于曾經的經歷和各自的信念。我對“道德準則”的堅持源自于個人經歷,特別是工作經驗,這二者是我的根基所在。 簡而言之,我是在巴西接受的教育。眾所周知,巴西是一個熱帶國家,生物多樣,民族多元。我的父親是一位工程師,母親是一個藝術家。所以,我的家道還算殷實,家里的創作氣息也很濃厚。節假日里,父母經常帶著我去旅游,讓我見識巴西的名山大川和各地的風俗文化,正因為如此,我才有機會同等地認識人類和自然。后來,在我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我開始在一間化妝品公司打工,這間公司的經營方式很值得人稱道。在那里,我懂得,無論一間公司規模大小,只要它保證產品質量并對人和環境抱有同樣的尊重,這間公司就可以長久立足。 由此可見,從出生到工作,透明和尊重一直都圍繞著我,也潛移默化地根植在了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