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國際金融危機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場金融“冷風”似乎沒有讓地處羅湖水貝的“深圳黃金珠寶產業聚集基地”感到寒冷。這里依舊車水馬龍,來自全國各地的采購商川流不息;各項改造工程有序進行,集聚基地公共服務平臺也呼之欲出。“不是金融危機沒有來,而是企業的御寒能力提高了,同時政府又在不斷地為企業增加‘厚衣’。”羅湖區總商會會長盧禮杭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在過去的一年里,羅湖區著力營造適應黃金珠寶產業發展的硬件環境,鼓勵和引導發展珠寶總部經濟,在招商引資、培育品牌、拓展國際市場等方面,積極為片區珠寶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水貝珠寶不僅在“平臺經濟”模式發展上實現了重大轉變,更在珠寶企業品牌發展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政府先后投入巨資,以改造“四舊”為突破口,對水貝黃金珠寶產業基地進行了改造,并推動建設深圳珠寶黃金珠寶集聚基地的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在研發、物流、培訓等領域的公共服務不斷完善,為“水貝珠寶”提供了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今年10月,“水貝珠寶”依托政府優惠政策和平臺資源啟動了深圳珠寶產業第一個創業孵化基地和羅湖區以創業拉動就業的基礎工程——水貝黃金珠寶創業園。為了進一步提高企業產品的品牌效應,由政府主導、行業協會推動、珠寶企業參與創建的深圳珠寶區域品牌,也已經正式啟動。大量的資金、豐裕勞動力、先進的技術、及時的市場信息等要素涌入,為珠寶企業的規模擴張與技術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羅湖區更是加強了對珠寶產業的幫扶力度,相繼出臺了各種政策措施和專項資金,比如向珠寶企業提供技術改造創新補貼;向已獲得中國名牌產品稱號或中國馳名商標稱號的珠寶企業提供租房補貼;推進銀企合作,緩解企業資金壓力;通過積極扶持“水貝珠寶項鏈街區”承辦文博會分會場,促進珠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等。同時,政府還進一步強化與珠寶企業聯系溝通和對話機制,完善重點企業掛點聯系制度和直通車服務大企業制度,及時地走訪解決企業現實問題,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有序引導企業轉型升級。
目前,不管是做加工的,還是經營批發、做品牌的珠寶企業,都在以積極的態度進行布局。有的品牌加工批發企業以超低價格進軍零售市場,進行品牌升級;有的珠寶企業抓緊了品牌擴張的步伐,緊跟市場對主打產品進行調整;有的珠寶品牌則進一步細分市場,積極鼓勵加盟合作;有的則苦練內功,加強自主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今年深圳國際珠寶展期間,中國黃金珠寶行業的百年老字號沈陽“萃華”設立的深圳市萃華珠寶首飾有限公司,在深圳黃金珠寶聚集基地內隆重開業,將打造成具有雄厚研發設計能力和強大生產優質產品實力的現代化首飾生產、批發中心。公司董事長郭英杰表示,羅湖是改革開放的先鋒城區,是中國珠寶首飾行業的中心,更是萃華享譽全國戰略布局的戰略要地。
今天,以羅湖為核心的深圳珠寶“危”中求“機”,從東北亞博覽會勁吹珠寶風,羅湖軍團拿下18億大單;到水貝珠寶閃耀“蘭洽會”,掘金35.76億元;再到2009年文博會水貝分會場珠寶產品成交近50億,這些數字均清晰地顯示出羅湖珠寶產業在產銷、市場拓展和投資等方面的強勁發展勢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