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客米蘭掃貨
如果有人告訴你,一個十多人的中國小團隊,在米蘭PRADA店一天的購物額相當于買了一輛奧迪A6,這一點也用不著奇怪。創立于1913年的PRADA品牌市場已經覆蓋78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有220家直營店。在PRADA的大本營米蘭,僅在密集的商業街周圍,輕易就可找到六七家PRADA店。
一家位于米蘭商業街的PRADA店店員告訴記者:“雖然PRADA的銷售受到了金融危機的沖擊,但來這里買貨的亞洲顧客還是相當多,中國顧客的購買力很強。”這位店員說,這些顧客來米蘭買PRADA,一方面是因為在這里可以買到最新款的貨品,如現在展示的櫥窗中的包都是剛剛走秀下線的春夏新款,另一方面,外國顧客還可得到13%的退稅優惠。
“我買了兩雙鞋,花了約800歐元,一個大包一個小包差不多將近1500歐元,一件連衣裙是1200歐元,還有眼鏡、錢包等小飾品花了近900歐元。”這是一位來自北京的陳女士在米蘭PRADA店一天的采購情況,她總共花掉了4000多歐元,卻有著令自己心滿意足的理由,“這比在中國買便宜多了,款式也是最新的。”
另一個專程到米蘭掃貨的來自上海的倪女士則更是出手不凡,她一共花掉2萬歐元給自己從頭到腳全面武裝了PRADA。“我還要去PRADA旗下另一個牌子MIUMIU店去看一下,那里的鞋款式更俏麗些。” 倪女士說。倪女士所在的旅游團一共也就十來人,除了像她這樣的大手筆掃貨者,其他人或多或少也都有所斬獲,一位男士幫他的朋友代購了4個PRADA包,按平均每個包1000歐元來算,也得花掉近4萬多元人民幣。另一位女士似乎專對PRADA錢包和太陽鏡有興趣,買了好幾款這種小東西,不過,說是小東西,價格也不便宜,一副太陽鏡合人民幣也要近3000元。其他人沒有代購任務的,基本上會為自己買一款PRADA包。
雖然中國顧客購買力在上升,但大額購買行為大多發生在歐美。數據顯示,在PRADA的銷售份額中,歐洲占51%,“這其中25%銷售來自意大利本土。”PRADA金融媒體關系主管Andrea Gaudenzi估計,PRADA在中國市場的銷售大約占到PRADA銷售總額的5%左右。
延伸品牌做大蛋糕
記者在PRADA總部產品展示廳看到,最新款的鞋、包和服裝按序陣列,展示廳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些產品很多都是剛剛在巴黎走秀過的樣品,它們都還沒出現在PRADA的店里。”記者發現,很多前來訂貨的代理商都帶了模特,現場試穿,現場下單。
此后,這些從設計師繪就的草圖中誕生的時尚精靈就會由來自世界各地的代理商,推向PRADA世界各地的店。
有著96年歷史PRADA品牌憑借其厚重的歷史感、皇室供應商的背景早已成為奢侈品行業的翹楚。
但為了占據更多的市場,上述產品展示中,不僅僅包括PRADA一個品牌,它又發展了延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