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知道鉆石的傳統(tǒng)和它在人類心中的地位,便會明白為什么人們想購買它,擁有它和佩戴它。三干年以來,鉆石在人們心中的地位特殊。它是力量的象征,并有著無可抗拒的魔力,使人熱切追求。
相傳鉆石是天上星星的碎片墮下地球,也有人說它是諸神的淚珠。據(jù)傳愛神邱比特的箭尖是用鉆石做的,也有傳說在中亞某處人煙不到的荒谷中,地上鋪滿鉆石,由食肉鳥在天上巡邏,毒蛇在地上把守,而那些毒蛇的目光可置人于死地。
中國最早關于鉆石的記載是西晉時的作品,「列子湯問篇」提到輥鉻之劍,和漢代「十洲記」提到的切玉刀。這些刀劍都鑲有金剛石,而金剛石就是鉆石的別名。
鉆石一詞來自希臘義“adamas”,是不可征服的意思(拉丁語“diamas”)。希臘人相信鉆石內(nèi)斂的火焰,代表永恒的愛火,長久以來,由茂鉆石具有至堅至硬,璀璨生輝的特質(zhì),因此成為今日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愛情象征。在15世紀以前,只有皇帝能佩戴鉆石作護身符,用以驅(qū)邪避惡并帶來幸運,工鉆石是力量、勇氣和無敵的象微。公元1477年,奧地利大公麥西米倫送了一只鉆戒給法國勃良地的瑪莉公主,從此建立了以鉆戒訂婚的傳統(tǒng)。
鉆石——愛情的象征
訂了婚的女士們將戒指戴在左手無名指上的傳統(tǒng),可追溯到早期 的埃及人,他們相信愛倩之脈從心臟直接通到左手無名指的指尖,透過一只簡單的單粒鉆戒,鉆石為世上無數(shù)男女傳達了心中的情愫, 散發(fā)出永恒的愛火。
從結(jié)婚到結(jié)婚周年紀念日,相愛的男女都用鉆石來表達情意,一只鑲滿鉆石的圓形戒指,說的是“我倆的愛情沒有盡頭”,代表永恒之愛。這個源自西方的傳統(tǒng)亦為東方人所接納。時至今日,人們以鉆戒作為愛的獻禮已蔚然成風。
鉆石如何形成
鉆石幾乎與地球同壽,有些已有30億年以上的歷史。
鉆石的誕生,相信是在于百萬年前在地底深處受極高溫及高壓結(jié)晶而成。火山爆發(fā)期間,熔巖將含有鉆石的巖漿帶上地球表層,巖漿冷卻后便形成管狀的礦脈,含有鉆石的礦脈是由一種名為金伯利巖即“藍巖”的石塊狀物質(zhì)所組成。另一方面,地球表層經(jīng)受風雨侵蝕,及被河流沖洗,將鉆石連同表面及其他礦物沖至遠離原來礦脈的地方,形成沖積礦藏,所以管狀礦和沖積礦藏是蘊藏鉆石的兩大資源。
在所有寶石中,鉆石的成分最為單純。它只是普通的碳化學物,就像鉛筆中的石墨一樣,但經(jīng)過自然的力量而變成世界上最堅硬的物質(zhì)。在真空中,它的熔點是攝氏四千度(4000℃),是鋼的熔點的二倍。因此,鉆石可以熔化愛人的心就無須置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