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先進金如意,天樂聲中降鳳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如意美好的喻意,一直被皇親國戚、達官貴族和名門尚士用來做傳情和定情之物。
據記載,清朝宮中婚慶,如意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品。尤其皇帝大婚,盛況非同凡響,并且規制一定,不可疏漏。皇帝立后選妃時,若將如意交入一人手中,那就意味著她將成為皇后。大婚前一日,司駕的鑾儀衛就要預請皇后鳳輿進乾清門中門。“鳳輿”即是皇后坐的轎,色主黃,柱、椅、轅、撫式等繪金鳳,16人抬行。安設鏨刻“喜”字的鏤金大如意于鳳輿內。畢罷,至坤寧宮東暖閣,鋪設龍鳳喜床,依然在床的四隅安設“喜”字金如意。待婚禮儀式完畢,帝后還要互致如意,以示情比金堅,順心長伴。
除了皇帝之婚,皇帝出嫁女兒,妝奩中也少不了如意。如乾隆皇帝的女兒和孝公主出嫁時就得到御賜的9柄一盒紫檀嵌玉如意,她的丈夫也被賜以一柄鑲松石金如意,以證金玉良緣。此外,皇家的各級貴戚婚典之時,都要以如意做最為關鍵的儀式道具和禮品。平時的宮內,但凡皇帝納妃、添閣,或者對后宮佳人們進行賞賜,都是以特制的如意為最高級別。妃子們都用收到如意的珍貴程度來衡量彼此在圣上心中的地位。
而宮外,凡到皇家禮典,各部門、各地官員進貢的賀禮,也都莫不以2柄漂亮的金如意為先導。所謂“吉祥先進金如意,天樂聲中降鳳凰”,大臣們都爭相定制別出心裁和用料珍貴的如意。這些都促使了宮廷如意越來越用料考究,精雕細琢,極盡能工與奢華。
拉開最黑暗悲劇的序幕
中國封建歷史中的最后一次皇家大婚——光緒皇帝與隆裕皇后的婚禮成為晚清皇室最黑暗、最讓人心酸的愛情悲劇的序幕而已。光緒與隆裕的夫妻薄緣,與珍妃凄婉的愛情故事,被代代后人不停翻閱。孰知,其中“如意”正是拉開這個故事的道具。
1888年,光緒皇帝18歲,慈禧開始為其物色今后母儀天下的皇后人選。經層層篩選后,最終站在光緒面前的秀女只有60多位。選妃當天,光緒在眾人里一眼就看到了珍妃。珍妃是江西巡撫德馨家的千金,年紀輕輕就見識頗廣,且才藝兼備,見解過人,又生得嬌俏臉龐和纖細身段,一股靈氣遮掩不住。光緒這時還說不得什么意見,只能在太后慈禧和大小官員的再次篩選后,表示是否滿意,如不滿意,再行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