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買的金項鏈才佩戴兩天就斷裂,王老先生找商家要求調換,得到的答復是可以修復但不能退。
1月29日是大年初四,也是老伴60歲生日,當天,王先生來到大寨溝的福安祥珠寶行,花3600元買了一條金項鏈。第三天一早,王先生老伴起床時發現,戴在脖子上的項鏈斷開了。
事后,王先生的女兒找到商家,要求店方能給予調換。對方檢查后稱,項鏈斷裂是人為造成,不屬于質量問題,只能送廠方免費修理,如果消費者不同意修復,可以更換同款或其他款式的,但每克要加收10元加工費。
“如果焊接修復,肯定會留下印子。”王女士不同意焊接,她認為這是質量問題。在交涉無果的情況下,王女士投訴至12315。鯉魚山工商所對此事進行了調解。經過調解,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補足差價后,消費者可選購另外一款產品,斷裂項鏈維修費110元,消費者和商家各承擔一半。王先生補足了1050元差價后,重新選購了一款項鏈。
2月17日,福安祥珠寶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首飾出現斷裂等情況時,廠家一般提供終身免費修復,如果消費者不愿意修復,可以更換同款或其他款式(重量不能小于原購買產品),但是,每克要收取10元加工費。”
近日,記者走訪首府一些珠寶店時發現,許多珠寶店都依據各自公司的規定提供售后服務,沒有統一的標準,唯一相同的是“只售不退”“換大不換小”的行規。
據了解,對于項鏈能夠承受的拉力、焊點的牢固程度等方面,目前還沒有明確的工藝質量標準,也沒有明確的行業標準。因此,凡是由以上原因造成的斷裂,一般不會認定屬于質量問題。只有斷口處有明確的金屬缺欠、有金屬雜質或有砂眼,才能被認定為質量問題。
鯉魚山工商所消保室工作人員:消費者在購買金銀珠寶類商品時,應盡量選擇一些產品質量有保障、售后服務較合理的知名品牌珠寶店。同時,應仔細詢問售后服務,以便出現問題時能夠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