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了解到,廣東省首部《珠寶貴金屬飾品行業經營服務規范》已經正式通過專家評審即將由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至此,廣東省即將有了第一部關于珠寶經營服務的標準規范。該標準將填補廣東省珠寶銷售行業服務規范類標準的空白。
據介紹,首部《珠寶貴金屬飾品行業經營服務規范》由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深圳吉盟首飾有限公司、深圳市金大福珠寶公司共同起草。該服務規范對珠寶、貴金屬、珠寶貴金屬飾品以及貴金屬覆蓋層飾品、標識、印記等做出了明確的定義,同時對經營場所、經營設施、服務環境、銷售服務、售后服務和經營從業人員的資質提出了具體要求。規范還分別對珠寶貴金屬經營類型的零售和批發銷售環節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做了詳細的說明,其中內容包含售后服務的內容、退貨和換貨的條件等,這也是廣東省首次對爭議較多的銷售環節服務的要求提出明確規定。
此外,該規范還明確了對經營服務考核進行評定,考核內容為飾品質量、經營服務環境、服務人員素質、銷售環節四個方面。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貴金屬、珠寶玉石飾品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目前已成為世界上最具增長潛力的珠寶首飾消費市場。廣東是經濟發展大省,也是我國金銀珠寶業生產制造、消費的大省,但是由于該行業在經營上的特殊性,在統一規范管理上存在誤區和盲區,行業服務意識淡薄,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加上消費者維權意識不強,因此就整個行業來說,在經營和服務質量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據廣東省黃金協會介紹,隨著貴金屬珠寶飾品的日益發展,珠寶首飾正逐漸成為新的投訴熱點,并呈上升趨勢。
“從今年7月廣東省公布的第二季度珠寶領域的抽查情況來看,盡管合格率僅為36%,但產品的質量合格率高達80.3%,其中最為主要的問題就在飾品的標示不合格上,而這主要的原因是珠寶零售商對標示重要性缺乏認識。因此,廣東省珠寶貴金屬飾品行業目前主要的問題是行業服務意識、服務水平急需提高。”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珠寶玉石及貴金屬檢測中心主任、高級珠寶檢測師郭清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針對貴金屬、珠寶玉石飾品的經營服務,還沒有國家標準、也無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所以珠寶飾品行業缺乏執行和操作的依據,這也是今年廣東省抽查時產品合格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郭清宏認為,這部服務規范的出臺不僅填補了廣東珠寶銷售行業服務規范類標準的空白,而且非常及時,適應了貴金屬珠寶飾品行業科學發展的需要。他表示,該服務標準的頒布和實施,對進一步提升廣東貴金屬、珠寶首飾行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服務質量,促進珠寶首飾行業健康協調發展,必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廣東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標準的實施將對廣東省珠寶業的經營服務工作起到重要的規范和引導作用,并將為規范廣東省珠寶業經營行為、實施名牌戰略提供科學全面的評價依據,對推動廣東珠寶首飾行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