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拱,元代叫蒙光路,“明洪武年間改柔遠(yuǎn)路置孟養(yǎng)府,永樂二年(1404年)改為軍民宣慰使司,治所在今緬甸孟養(yǎng)。”《云南北界勘察記》載:“勐拱位于大金江之西,為蠻邪瘴癘之鄉(xiāng)。勐拱土司混覺貢珍異。
勐養(yǎng),蠻名迤水,有香柏城。元至元中,于孟養(yǎng)置云遠(yuǎn)路軍民總管府。洪武十五年改為云遠(yuǎn)府。其地故屬平緬宣慰司(即瑞麗麓川)平緬思倫發(fā)(麓川國王)為其下所逐。....成祖即位,改云遠(yuǎn)府為孟養(yǎng)府,以土官刀木旦為知府。永樂元年,刀木旦遣人貢方物及金銀器,賜賚遣歸。二年改升軍民宣慰使司,以刀木旦為使,賜誥印。宣德五年,刀玉賓奏:“伯父刀木旦被殺,蒙朝廷遣官訪玉賓,授同知,又阻于緬難,寄居金齒者二十余年。今孟養(yǎng)地又為麓川宣慰思任發(fā)所據(jù)。”
考大賧一地,方國瑜謂即今緬甸坎底(Khunt)平原。則廣蕩城的位置,就應(yīng)在平原的葡萄(Putao)城附近!杜催叞斍椤芳啊对颇媳苯缈辈煊洝罚咸岩坏酱合,就疾癘發(fā)作,死亡甚多。這一跡象,也與《蠻書》稱大賧有瘴毒相符。則大賧廣蕩,是今緬甸坎底葡萄無疑了。如今我們所講的翡翠毛料‘后江’廠口,就是緬甸人今天所叫的‘坎底’場口,另,類似翡翠的玉石‘不倒翁’,中國稱葡萄石,緬甸叫不倒翁,均為大賧坎底葡萄所出的玉石。英・蘇珊Conway《撣人 …..》書中的資料記載當(dāng)時大賧坎底葡萄為傣族皇帝所統(tǒng)治。
《華陽國志》和《后漢書》等史籍都記載說,這里“宜五谷蠶桑”,“出銅、鐵、鉛、錫……”尤多珍奇寶貨如黃金、光珠、琥珀、紅寶、翡翠、水晶、瑪瑙……并有孔雀、犀、象、軻蟲、食鐵貊獸和說話的猩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