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零售業近十年來蓬勃發展,但在違法“占領中環”和旅客消費模式轉變的影響下,零售業2014年遇冷,珠寶鐘表業更成重災區,業界指2014年能持平已不錯。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香港零售業銷售總額同比上升11%,而銷售數量則上升10.6%。但2014年的表現卻令人大跌眼鏡,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首11個月的零售業銷售總額微升0.2%,銷售數量只升0.8%。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2014年年初預計,2014全年零售業銷售總額應有9%至11%的升幅,但實際表現卻出乎意料。自2月起零售銷售額連續6個月下跌,4月更跌近10%,8月才扭轉跌勢。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多次下調全年銷售增長預測,4月下調至5%,8月再調低至3%。而香港9月底發生的持續兩個多月的違法“占領中環”,更是對零售業造成沖擊。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瓊表示,“占中”影響游客來港,降低旅客和本地居民消費意欲,打擊零售業。之前預測全年有3%增幅,但“占中”影響下,十一黃金周失色,全年零售表現持平已經不錯。
香港零售業遇冷,曾經的“香餑餑”珠寶首飾和鐘表行業,成為重災區。4月珠寶首飾和鐘表的銷售額大跌近四成,其后持續多個月下跌。
2014年鐘表珠寶的生意不太理想,加上“占中”影響旺角等地區的生意,雪上加霜,黃金周和圣誕節都未能“起死回生”。
香港金鋪周生生業務營運總監劉克斌表示,本來旺角地區是金鋪的重要銷售據點,但在“占中”影響下,2014年“十一黃金周”都未能對全年有很大幫助。本來圣誕節是銷售旺季,但店鋪生意亦比預期差。圣誕節檔期過去四、五年營業額都有增幅,但2014年則下跌6%。
除了“占中”影響外,旅客消費模式改變,也是香港2014年零售業遇冷的原因之一。
內地旅客是香港零售業的重要支持力量。根據香港旅游發展局的數據,2013年在香港過夜的內地旅客的人均消費為8937元(港元,下同),而不過夜的內地旅客人均消費為2721元,過夜旅客消費明顯高于不過夜旅客。然而內地過夜旅客的增幅逐漸放緩,且遠慢于不過夜旅客的增幅。旅客結構改變,導致消費力減低。
劉克斌表示,2014年以來明顯看到內地旅客每張單的消費額減少了,與過去的圣誕檔期比平均每張單銷售額下跌6%至7%。所以雖然店鋪的客流量并無減少,但營業額卻下跌。(記者 黃旖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