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說”可靠嗎?
【回應】加工使用的是低毒物質,殘留很少,可能導致皮膚過敏等,但不至于致癌。
長期佩戴經過酸洗、注膠、染色等工藝處理后的B貨、C貨飾品是否會致癌?多名翡翠業內人士均表示,“沒聽說誰戴了得癌癥的”,但由于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化學物質會殘留在飾品中,對人體肯定不好。
“有的人可能出現皮膚過敏、發炎、紅腫,但如果說會致癌,就有些夸張了。”云南省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總工程師符濤說。
昆明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珠寶系主任祖恩東也持相同觀點。他解釋說,用于酸洗的硫酸和鹽酸只有極微量會殘留在飾品上;固化劑主要是呈堿性的二胺、多胺,以及呈酸性的酸酐;染色劑主要為有機染料。這些化學物質基本屬于低毒物質,長期接觸對皮膚會有損傷,但不至于致癌。
云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袁黎明說,人工處理翡翠過程中用量較大的環氧樹脂膠,主要成分是由雙酚A和環氧氯丙烷生成的環氧樹脂,灌注到翡翠中再加入固化劑凝固后,硬而脆,顏色透明又略帶黃色,與松香類似,耐熱、耐腐蝕,不溶于水。環氧樹脂膠常被用作黏合劑,廣泛用于航空、車船、鐵路、建筑、醫療等領域,沒聽說過誰因此而患癌的。
“而說到上蠟,即使是A貨雕刻出來也會用蠟,能讓飾品光鮮漂亮。”肖永福說,蠟主要用石蠟或蜂蠟,對人體并無太大影響。
郭清宏表示,醫學上還沒有得出這種手鐲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的結論。
記者咨詢了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昆明市官渡區人民醫院相關科室的醫生,均被告知沒有接待過因為佩戴B貨、C貨翡翠飾品而患癌的病人。
但肖永福同時也表示,B貨、C貨中殘留的化學物質肯定對人體不好,“但到底有多大害處,還沒有做過測量。”
符濤工作的云南省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是云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下屬的事業單位,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為翡翠飾品出具檢驗證書。但符濤表示,他們目前只鑒定翡翠飾品是A貨、B貨或者C貨,至于鑒定出的B貨、C貨是采用哪些化學物質加工處理、劑量有多大,則不在檢驗范圍。